2010-12-12_195737.png 

莎士比亞說:『"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一個名字裡頭,到底埋藏了哪些鮮為人知秘密呢?就拿你我熟知玫瑰花來說好了。即使它換了一個名稱, 它迷人芳香,依然會深深吸引著我們去憐愛』
===
但是,這個觀念可以用在行銷上的品牌嗎?

在行銷裡,取名字若用這觀點,可能就不妙!
舉例:
1.若是 intel 改成別的名字,或許CPU就不會感覺intelligence了!縱使intel在改名之前CPU有多強。但是換名字過後,不一定再得到憐愛了!
2.若是台灣大學改成別的名字,或許就沒有歷史傳統光榮的感覺!縱使台大在改名之前多厲害多優等。但是假如換名字如福爾摩沙大學過後,不一定會再得到憐愛了!
3.若是王品台塑牛排改成別的名字,或許就不會有彷彿置身在王家大家長在餐廳用餐的感覺了!縱使王品台塑牛排在改名之前有多吸引人。但是換名字過後,不一定再得到憐愛了!

反過來說
1.若是水沙連沒改成日月潭,或許就沒那樣吸引人。
2.若是畚箕湖沒改成今日的奮起湖,或許吸引力就差了一些。
3.若是大埤湖沒改成澄清湖,或許也沒那樣吸引人。
等等...... 
所以在行銷上,消費者可能會"望文生義",這個狀況尤其是在消費者對該品牌不熟時更為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研究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