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2_193325.png 

簡單的問題...
不要排斥看起來很愚蠢的感覺
在某方面來說,剛開始聽起來最無知的問題
最後可能成為最深奧的問題
甚至被商業學院視為研究範例

西南航空的成功很簡單,就是以廉價為中心來發想接下來對應的措施。
Subway的成功很簡單,就是以eat fresh為中心發想接下來對應的措施。
麥當勞的成功很簡單,就是以快速的漢堡為中心發想接下來對應的措施。
聯邦快遞的成功很簡單,就是排除阻撓和強化隔夜送達理念對應的措施。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得那麼複雜!他們還是人嗎?
有個人曾拜訪哈佛商學院後說:
你們的問題是,你們說"環境審視",而我說"看看窗外"。

閱讀以上的成功案例
要注意該案例的時代和當時競爭者強項的問題

其實麥當勞、Subway、西南航空、聯邦快遞成功後
或許對於每個人的屬性感受都不一樣,有的是A有的是B等等

但是有個最重要的基本本質都藏在心裡,就是
麥當勞--漢堡(第一間進入人心的美式速食店)
KFC--炸雞(在速食類別再分歧出新屬性)
Subway--新鮮健康選擇(在速食類別再分歧出新屬性)
西南航空--有如野雞車般的票價(可靠是基本,差異在票價)
聯邦快遞--隔夜送達(可靠是基本,隔夜在當時是差異)

至於其他小屬性或是次屬性,很多都是正面光環效應延伸出來的
或是已經是進入這個類別產業的基本門檻
甚至有時會不小心將次屬性或小屬性放得過大

所以可能要以消費者認知的最基本屬性(最大公約數屬性)來看待
而這基本本質潛藏在心裡,在決定的當下是以奈秒速度思考著,自身而毫無察覺!

更重要的是,那些成功的企業在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成功的最前端)是以什麼屬性(或稱差異、區隔、藍海策略、焦點)冒出頭來的!
教授常在企業成功"後"將"主要"成功原因也歸類給很多小屬性或次屬性
這往往會使閱讀的人或受教的人搞不懂成功瞬間"真正"的主要原因在哪裡

擊敗惡龍的英雄可能有個老師
可是往往在現實的商業上
老闆在創業一開始的時候
很多都是沒有老師教他要做什麼才會成功
很多台灣年營業額上千萬到幾億的中小企業(俗稱董仔)
應該沒有太多老師教他們該做什麼才會成功

上述論述的基礎
以消費者認知為基礎
不以企業認知為基礎

後進公司可以做的事...
一間新公司可以做的事,是由消費者腦袋裡的競爭者決定的
除非一開始就很有資本(其他公司聯合投資)

如果新公司欲做的事在消費者認知裡已經有其他公司做得不錯了
這無疑是正面宣戰,這時基本的戰力原則(資本)就很重要了
換言之
盤據在消費者腦袋裡某一個產品類別的眾多公司之間的排名
就關係到新公司可以採取何種方法以茲戰鬥
除非燈泡是你發明的
畢竟這種革命性且顯然高人一等的東西並不多

小錢才是百姓實際要先追尋的!
事實上要成為比爾蓋茲等人是不可能的
既使小老百姓的成就未能進入歷史課本
對我們也沒太多的影響
畢竟
成功本身應該就足以讓我們把某些東西(利潤)存進銀行裡

為何要探討大公司
是因為大公司有較多的資訊、較多的材料可以研究
而且形成成功的"主因"比較明顯
也比較容易歸納出一些"簡單"道理
進而提出一些"基礎且本質"上的觀念
而不會提出專有名詞過多或是將成功因素本末倒置的說法
這也是小企業較不易提供的地方

分析大公司而忽略眾多的小公司的目的在於並不是將所有的細節都納入討論
目的在於實際說明消費者認知和釐清消費者腦袋裡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關係,如此才可跨進金莫兩位教授所謂的藍海
所以才會以大公司為例
當然小公司也可以探討(例如,金礦(台北較少) vs 85)
但是有時能見度和熟悉度在不同的區域不太一樣
討論起來較無法有基本的認識

立委也是要掌握該區選民的意識動向
做生意也是
行銷和政治差不多,選民說那是羊就是羊

如果只能當到立委(中小企業)
那有時可能就要認份
因為該立委訴求切入的選區和認同此意識型態選民多寡
本來就只有那麼大
同理之於汽車業的Jeep市場
但是起碼是這個池子裡的龍
那或許也足夠了

既使小老百姓的成就未能進入歷史課本
對我們也沒太多的影響
畢竟
成功本身應該就足以讓我們把某些東西(利潤)存進銀行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研究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